山東泰安劉臺村四分之三肥桃搭乘電商快車,90%農戶做起微商 。“ 看看我們這兒的肥桃不僅個兒大,還十分脆甜,咬一口咯吱咯吱的 ……”8 月 26 日,在肥城劉臺村的天一肥桃種植專業合作社里,工作人員變身主播,一邊介紹肥桃一邊給觀眾展示倉庫內裝箱的景象。按照網上訂單一早采摘肥桃,然后精挑細選后給肥桃稱重、套網、裝箱,自 6 月份肥桃銷售以來,合作社的工作人員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山東泰安劉臺村肥桃搭乘電商快車 90%農戶做起微商
在肥桃最大的種植基地劉臺村,肥桃不用坐等客人來地頭收,而是通過互聯網銷往全國各地,電商、快遞助推農產品上行,是肥城桃豐收后的又一盛景。
天一肥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劉波向記者介紹,天一肥桃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 2012 年,目前社員有 30 多戶,從淘寶銷售、做微商,到建立自己的電商平臺,再到成立了傳媒公司 “ 直播帶貨 ”,隨著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日新月異,合作社緊跟電商經濟發展的步伐。去年一次直播中,僅 3 小時,合作社就賣出了四五千箱肥桃。由于去年年底的凍害加上今年的倒春寒,造成了今年的肥桃產量減產,肥桃價格比去年略微高一點,但從目前肥桃銷售來看仍是‘供不應求’,每天都能賣出四五百箱。" 劉波說。
據了解,在劉臺村像天一肥桃種植專業合作社這樣電商大戶有四五家,除了依托電商,劉臺村 90% 的農戶還變身為微商,通過自己朋友圈銷售。“ 相對于建立專業的網上營銷團隊,農戶通過微信朋友圈賣肥桃更為靈活,很多村里走出的大學生,通過自己社交資源,往往人在外地就把老家里的肥桃賣沒了。” 劉臺村黨支部書記劉學軍說。
在劉學軍的果園內,不少游客聚集在此選購肥桃,找他訂購肥桃的電話接連不停。" 劉臺村村民種植肥桃已達 3000 畝,電商的發展為肥桃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劉學軍說,由于電商的帶動,加上連續多年的桃花節、品桃節等節慶活動打響肥桃品牌,從 2016 年起,肥桃從原來的 “ 按斤 ” 銷售完全實現了 “ 按個 ” 銷售,全村注冊淘寶網店 92 家,落戶順豐、圓通、中通、韻達、郵政 5 家物流快遞公司,桃農紛紛 “ 觸網 ”,村里四分之三的肥桃通過線上銷售,劉臺村至今已經連續五年獲評中國鮮果類 “ 淘寶村 ”。
日前,肥城佛桃上市,直徑 112 毫米的佛桃以 1.2 萬元人民幣成功競拍的消息火爆朋友圈。" 可以說,如今品質好的肥桃一點不愁銷路,幾年來,肥桃單個的價格穩定在 5 至 6 元,一斤以上、品質較好的肥桃一個最多能賣到 20 多元,僅通過賣肥桃,劉臺村人均每年就能增收 2 萬元左右。" 談及肥桃的價格,劉學軍自豪地說,通過走電商之路,肥桃銷路廣了,村民鼓起了錢袋子,與此同時,村民更舍得花費對肥桃產業發展進行再投入和再管理,肥桃名副其實走起了精品路線。
持續培優是肥城桃歷年來經久不衰的關鍵。據了解,肥城連年持續實施肥城桃培優工程,定期邀請山東農業大學、果科所等高等院校、科研部門的專家教授到肥城培訓推廣肥城桃標準化生產技術,提高桃農的科技素質,促進培優技術推廣應用。2011 年起,肥城市財政每年劃撥 160 萬元,設立肥城桃專項基金,用于肥城桃培優和推廣工作。2019 年,又由政府、企業共同出資,成立了 1 億元的肥城桃產業發展助力基金,以股權方式投資企業、合作社,為其科技示范、農業生產、農業服務、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等提供現金支持。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技術管理、標準化建設、精品培育、資金扶持等手段,肥桃品質有了較大的提升,目前,肥桃的平均含糖量達到 14% 以上,最高達到 27%。肥城市還引導桃農調整品種結構,積極發展形成了以傳統佛桃、水蜜桃、中華壽桃、設施油桃為主的早、中、晚熟品種系列,全市肥城桃品種達到 60 多個,“ 四季有桃 ” 的實現拉長了銷售戰線,也迎合了如今電商發展的需求。
除了線上火熱銷售,肥桃成熟后也吸引不少游客來到劉臺村體驗采摘游。“ 都說肥城的大桃甜如蜜,今天特地來桃園采摘,一進果園我就聞見了濃郁的果香,一會我一定要帶幾箱回去。” 來自濟南的劉女士 “ 打卡 ” 劉臺村的桃園對肥桃贊不絕口。“ 肥桃產業讓我們劉臺這個不知名的小山村成為現在家喻戶曉的明星村,今后,我們將在拓展村里旅游產業的同時走深加工路線,吸引加工企業入駐村里,進一步延伸肥桃產業鏈,讓劉臺村通過旅游和肥桃產業真正走向鄉村振興之路。” 劉學軍說。
關于山東泰安劉臺村肥桃搭乘電商快車,90%農戶做起微商今天就先分享到這里,希望對你有幫助,接下來請繼續關注2598微商貨源網。